找到相关内容587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含经导读

      9.优波提舍(Upadesa),译为论议,是问答和议论诸法意义的经文。后来的阿毗达磨,便是继承议论而发展起来,并成为《论藏》的。   所谓“十二部经”则是再加上:   10.和伽罗那(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177182.html
  • 六朝形神之争

    而著《神灭论》。   《神灭论》自设宾主,共三十个问答,要点如下:  (一)形神相即。相即就是不离。范缜说:“神即形也,形即神也,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也。”形神不离是以神依赖形体为前提,而不是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3278263.html
  • 禅宗全书介绍及目录

    敦煌写本神会和尚遗著两种(胡适校本) 十五、神会和尚语录的第三个敦煌写本:《南阳和尚问答杂徵义:刘澄集》 (胡适校本)   ▲第三十七册 六祖坛经诸本集成(上) ( 1 )《六祖坛经》研究论文集 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65978393.html
  •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高僧传》卷二,《大正藏》第50卷,第359页上。   [16]《大正藏》第15卷,第281页上、中。   [17]《远什大乘要义问答》,《续藏经》第2编第1套第1册,第4页。   [18]同上书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878602.html
  • “独坐大雄山”——寻访百丈寺与怀海大师

    侍者”,另设管理寺内事务的“寮司”,管饭的称“饭头”;管菜的称“菜头”等等。“长老”说法,众僧须雁立侧聆,宾主互相问答,激扬禅宗要旨。此外,禅寺不设佛殿,只立法堂。意思是禅宗对他力信仰、佛祖崇拜一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078740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南宗禅——以敦煌文献为中心

      为了与北宗所提出的以《楞伽经》相传的祖统说相对抗,神会提出了以《金刚经》相传的祖统说。他在《南阳和尚问答杂徵义》(敦煌写本S. 6557、P. 3047)中反复强调《金刚经》的重要性,尤其是《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5.html
  • 从敦煌文献看吐蕃文化

    问,而“答”才是实质性的阐述。像这一类形式,古已有之,著名的屈原的《天问》就是一例。这种问答形式,能突出主题,引人入胜,又以兄弟相称,叙述一些有关社会琐事和社会关系的关目,当然给人以十分亲切的感觉。...选集》第一辑中未收),P.T.1284(同上《选集》,第二辑中仅收2行,以下各行未见。)   法国苏远鸣教授(Prof.MichaelSoymie)于1954年发表过一份《孔子项托的问答对话》[12...

    王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078758.html
  • 华严宗的思想及其教判

    二祖智俨取之以归纳「十玄」,使之由繁入简,转幽为明。   六相为:总相、别相、同相、异相、成相、坏相。在《五教章》中,首先列名略释,其次以屋舍为喻,以问答形式解释其义。   *1总相:「一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478958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的荣景与隐忧

    约三万二千字的本文是第一部分(也是主讲部分);第二部分是宣方教授的回应,第三部分是听众与笔者之间的问答。全文共计五万三千字。讲词部分,除了前半部开场白之外,其余业已整理成论文形式,于92年3月15日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3179496.html
  • 阿字观用心口诀浅释

    ,虽初心,生死轮回永绝;行住坐卧无离,皆是阿字观也。易行易修,而速疾顿悟也。   弘法大师杂问答云:问:何教力深?何教力浅?答:显浅,密深。略浅门者。教力劣故;顿不能引初心凡夫。深秘门者,法力胜故;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1879586.html